富有代表有更多的選擇,但是買不到快樂和健康、友誼。瑪麗.巴菲特

華倫.巴菲特抓住瑪麗.巴菲特的手,搖搖頭示意不要,一邊告訴她:「千萬不要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花任何一毛錢去買IPO(初次股票上市)的股票。」

瑪麗.巴菲特予是沒有買想了好幾個月的FACEBOOK股票,然後看著股票一飛衝天,他的朋友群一個一個都因股票高漲而越來越富有,然後又看著股價下跌,盤整,財富再次受挫,讓朋友的投資組合出現問題或跨掉。
(意思是價錢投資者會在FACEBOOK股票上下高低起伏的過程中,賠錢賣掉FB,轉而投資其他標的)

這是她投資最遺憾,也是最慶幸的一件事情,聽從華倫.巴菲特的建議,不買FACEBOOK的IPO股票。

「如果您回到三十歲 ,妳最想告訴三十歲的自己那二件事。」一位同學用道地的英語,詢問瑪麗.巴菲特。

瑪麗.巴菲特抬頭看一下天花板,想一下,接者說:
第一件事是
她三十歲的時候,爸媽的年紀己經很大了,過不了幾年,可能就會往生,她和二位姐妹(SISTER,不知是姐姐還是妹妹)商量討論,想說一起合資為父母買壽險,這樣他們走了以後,就能有一筆錢處理後事和應用,結果她的姐妹認為這樣的想法很不切實際,怎麼可能再多花錢去買壽險,堅持不買。
後來爸媽過世後,沒有留任何遺產給她們,又花更多錢處理他們的後事,感到很遺憾。

當他嫁到華倫.巴菲特家庭,華倫.巴菲特覺得她會花錢買保險是很不思議一件事情。
華倫.巴菲特本人認為保險是非常好的生意,他的波克夏控股公司也買了很多保險公司股票(大股東)
華倫.巴菲特告訴她,你每月每年花這一些錢購買的未來出事的保障(金錢支援),但是我們家中能支付的錢,都是保險公司可以提供給妳保障的好幾十倍不止,為什麼還要花小錢去買保險,你應該買的是保險公司,而不是保險。

瑪麗.巴菲特語重心長的對我們說:「我要告訴三十歲的自己和你們還是要買保險,因為我們不是極端富有的人,對巴菲特而言買保險是不明智的,但是對我們一般人而言是明智的。」

第二件事是
有一次她計畫搬到另一個洲,蓋一棟房子來住,這需要一筆非常龐大的錢,
瑪麗.巴菲特想說,華倫巴菲特的波克夏控股公司是美國四大銀行的大股東之一,如果她給銀行貸款經理打個電話,看能不能暫時借這龐大的貸款來週轉,支付「更低利息」可以省下很龐大的利息費用。
她天真的打了電話,一家銀行拒絕、另一家銀行拒絕、自己公司的大銀行都拒絕低利貸款給她蓋房子。
瑪麗.巴菲特問那些銀行經理,為什麼我不能用更低的利率貸款。
銀行經理都告訴她:「妳不應該花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錢,去做想要做的事情,而是要去做妳能力可及的事。」
後來,瑪麗.巴菲特用和一般人一樣的方式貸款蓋房子,付出很多利息錢。
她一邊說,一邊搖頭,嘆息的說:「我要告訴三十歲的自己,千萬不要花超過自己所能支付的錢,還要定期存錢並投資。」

另一位同學問:「妳覺得很有錢對妳的意義是什麼??」(國語提問後翻譯)
(意指當錢不再是妳生活上的問題時,金錢的涵意代表什麼)

瑪麗.巴菲特想都不想,馬上說「富有對我的意義是越多選擇,越富有,代表能選擇的越多。」
華倫.巴菲特很富有,他的選擇方式更多,但是他很滿意自己的生活,所以開自己喜歡的車、住自己的公寓住宅,喝平價打折的可樂,穿平常人穿的衣服,他還是一樣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
她用誠懇的語調說:如果有錢,可以選擇自己想吃的餐廳、想搭那一家航空公司、想去那一個國家旅行、因為富有,而選擇性更多。
「但是有錢讓我有更多選擇,但是沒有辦法買到健康和快樂。」

瑪麗.巴菲特趕緊再補充說道:
前幾天不小心在台北跌倒,受傷,還好身旁有幾位臺灣的朋友送我到醫院治療,義務幫忙處理許多後續事務。她很感謝這些朋友的幫忙,而友誼也是錢所買不到的財富。

瑪麗.巴菲特回答許多人的問題,以上幾點印象比較深刻,特別紀錄下來。
2017年10月1日台北國際會議中心,「VIC價值投資學院-集訓班」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