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症是一種腸胃疾病,不是大腦疾病
爸很慎重的告訴我這則新聞,爸受這個病所苦也也快十年了。
爸和我看完新聞後,回想剛開始發病之前,常常便祕,當然現在也是一樣。
媽媽說過爺爺腸胃不好,爺爺的手也會抖(病前徵狀之一),爺爺的爸爸也是一樣。
在這則新聞的趨使下,
我和爸又回想一些生活上的細節,
例如:吃完三餐之後,行動比較能控制,不會一直發抖。
例如:為什麼喝了鹼性水之後,感覺症狀會比較好。
例如:為何爸爸總是想要一直吃零食之類的點心,可能吃到胃裏,會影響到大腦,讓行動更自如,潛意識裏爸就會想吃。
例如:為何睡飽後,早上醒來,行動會很正常,睡前吃藥的藥效己經有一段時間,但醒來還是很正常。可能是睡覺的時候,胃得到充份的休息,讓影響大腦的菌數減少。
爸很慎重的告訴我這則新聞,爸受這個病所苦也也快十年了。
爸和我看完新聞後,回想剛開始發病之前,常常便祕,當然現在也是一樣。
媽媽說過爺爺腸胃不好,爺爺的手也會抖(病前徵狀之一),爺爺的爸爸也是一樣。
在這則新聞的趨使下,
我和爸又回想一些生活上的細節,
例如:吃完三餐之後,行動比較能控制,不會一直發抖。
例如:為什麼喝了鹼性水之後,感覺症狀會比較好。
例如:為何爸爸總是想要一直吃零食之類的點心,可能吃到胃裏,會影響到大腦,讓行動更自如,潛意識裏爸就會想吃。
例如:為何睡飽後,早上醒來,行動會很正常,睡前吃藥的藥效己經有一段時間,但醒來還是很正常。可能是睡覺的時候,胃得到充份的休息,讓影響大腦的菌數減少。
當然以上是我們得知影響行動的帕金森症,是腸胃病,從結果反推行為原因的一種假想。
也不是科學的解釋。
不過這次的研究,確實可以在很快的時間內,改變全球1000萬患者。
畢竟,治療胃病比把大腦打開,插入電擊棒,然後身體接上電線,裝上電池的100萬元手術,來的簡單。
也不是科學的解釋。
不過這次的研究,確實可以在很快的時間內,改變全球1000萬患者。
畢竟,治療胃病比把大腦打開,插入電擊棒,然後身體接上電線,裝上電池的100萬元手術,來的簡單。
過去聽人家說,吃椰子油會大幅改善「帕金森症」,我還覺得是無稽之談。
現在我相信了。因為椰子油吃進胃裏,進而胃裏的菌類狀況產生變化,進而影響到大腦的行動能力。
現在我相信了。因為椰子油吃進胃裏,進而胃裏的菌類狀況產生變化,進而影響到大腦的行動能力。
這就是醫療科技的進步,不斷的研究、不斷的嚐試錯誤和改進、最終影響未來相關的病患。
益生菌可治巴金森氏症?
好醫師新聞網 2016/12/06 18:31(1天前)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台北報導
巴金森氏症一直以來都被醫學界認為是腦部神經傳導問題,但是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十二月一日發表最新的研究報告卻指稱,這項疾病的致病機轉可能是在腸胃之中;實驗室中兩組白老鼠中,體內有腸道菌的比體內沒有腸道菌的白老鼠更容易引發巴金森氏症的反應;意即控制腸道菌可能會壓抑巴金森氏症狀。雖然這是最新研究當未得到其他研究單位的證實,但是如果只是吃益生菌就可以預防或治療巴金森氏症,對於許多已經患病或濳在患者,無疑是一大福音。
這項研究是由加州理工薩爾基斯、路易斯與耐莉教授三人所發表的研究結果,研究人員表示,腸道細菌群體的組成變化,或者可能是腸道細菌本身 ,可能導致神經運動技能的惡化,而這正是巴金森氏症的特癥。
巴金森氏症在.美國約有100萬名患者,而全世界患者至少有1000萬人,是中風之外,排行第二的常見神經退行性疾病。患者的特徵包括震顫和步行困難的症狀。
上圖:在染色劑下呈現可能引發巴金森氏症的腸道細菌
研究進行過程中,先將兩組實驗對象的腦和腸道內培育了過量的α-突觸核蛋白(αSyn),這是被認為可能阻斷運動神經元的細胞。其中的一組小鼠具有較複雜的腸道細菌群;另外一組則是的完全無菌環境中繁殖,因此缺乏腸道細菌稱為無菌小鼠。研究人員讓兩組小鼠進行幾項任務來測量他們的運動技能,例如在跑步機上跑步,穿過樑和從桿下降。結果是 無菌小鼠的表現明顯好於具有完整的微生物組的小鼠。
薩爾基斯教授指出,外周神經系統中的所有神經元(即腦或脊髓)有70%在腸道中,腸道的神經系統通過迷走神經與中樞神經系統直接相連。大多數巴金森氏症病例是由環境因素引起的,因此可以假設腸道中的細菌可能會引發巴金森氏症。有75%的巴金森氏症患者有胃腸道異常,主要是便秘問題的發生。
為了測試這一點,研究人員利用過量產生αSyn突觸核蛋白和顯示帕金森症狀的小鼠,這些小鼠在基因上是相同的,兩組都製造太多的αSyn突觸核蛋白,唯一的區別是腸道微生物群的存在與否,一旦你移除了微生物群,小鼠縱然是αSyn過量生產仍具有正常運動技能。
當腸道細菌分解膳食纖維時,它們會產生稱為短鏈脂肪酸(SCFA)的分子,例如乙酸鹽和丁酸鹽,以前的研究表明,這些分子也可以激活大腦中的免疫反應。因此,薩爾基斯教授假設短鏈脂肪酸不平衡會導致大腦炎症和巴金森氏症症狀發生。因為當給無菌小鼠餵養短鏈脂肪酸時,存在於大腦中稱為小膠質細胞的免疫細胞變得活化,這樣的炎症過程可以導致神經元故障或甚至死亡。
薩爾基斯更在與芝加哥Rush大學胃腸病學家Ali Keshavarzian合作中,從巴金森氏症患者和健康對照組獲得糞便樣本。並且將人類微生物組樣品移植到無菌小鼠中,原先沒有症狀的小鼠明顯的就開始出現巴金森氏症的症狀。進一步研究發現,在這些小鼠糞便中果然顯示更高量的短鏈脂肪酸。 相比之下,另一組原先健康的小鼠植入來自健康個體的糞便,就不會觸發巴金森氏症的症狀。
.薩爾基斯教授認為,這是一個對傳統認知一個極大挑戰的發現,結果仍需要進一步研究,但是這些發現對巴金森病的治療的確有重要的影響。
.以往對於許多神經系統疾病,常規的治療方法是將藥物注入大腦,然而巴金森氏症如果不僅僅是由大腦變化引起的,而是由微生物組的變化引起的,整個治療的概念恐將出現極大的變革,並且是變得更為容易,換言之,可能只要調整腸道菌種,遞送有益腸道的益生菌或去除有害生物即可,與當前的治療方法相比,這種新的概念可能導致更安全的治療,副作用更少。
腸胃道微生物可能是引發帕金森氏症的元凶?
2016/12/05|
過去大家多半以為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是發生在腦部的疾病,但現在美國加州的科學家透過動物實驗發現,這些症狀的源頭可能由腸胃道中的微生物所引起?
帕金森氏症是一種突觸核蛋白(synuclein)病變,在帕金森氏症患者腦神經細胞中,某種原因導致 α- 突觸核蛋白物質不正常的折疊且堆積。隨著腦神經元逐漸受損死亡,患者會出現無法控制的顫抖、肌肉僵硬與行動緩慢等幾大症狀。雖然目前有些藥物可以減緩症狀,但隨著病情加重,藥的效果也會逐漸變差。
而科學家發現抗生素療法在老鼠身上,能減少這些物質以及行動遲緩的狀況,然而把帕金森氏症患者的腸胃道細菌移植到老鼠身上,則會讓病症加劇。如果研究的方向正確,將開啟帕金森氏症治療法的全新策略,例如透過某些機制,避免病變擴散到腦部,對人口逐漸高齡化的國家來說都是好消息。
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指出:他們先在老鼠的腸胃道中注入突觸核蛋白纖維,三周後,纖維出現在老鼠腦的底部,兩個月後這些纖維已抵達腦中控制行動的部位,老鼠的行動也變得遲緩,與帕金森氏症患者的症狀相似。這份研究先於神經科學 2016 年 11 月的年會上發表,然後刊登在 12 月 1 日的醫學期刊《細胞》(Cell)。
團隊成員提莫西.桑普森(Timothy R. Sampson)博士表示:「現在我們相當肯定,是腸胃道的細菌掌控了帕金森氏症的症狀。」他們推測是這些微生物釋放出某種化學物質,會過度刺激腦部的免疫細胞,最終導致腦部受損。
其實帕金森氏症是從腦以外的地方轉移過來的想法,也不完全無跡可循。十多年前,就有病理學家同時在確診為帕金森氏症,以及沒有發病但腦中有突觸核蛋白纖維的人的胃中也發現這些奇特的纖維,當時他們推測原因是某種毒素或微生物導致。另外一個線索就是,帕金森氏患者早期常有消化問題(如便祕)以及喪失嗅覺的情況,而胃和鼻子正好是兩個神經細胞都暴露在外的器官--都可能沾染到不知名的感染源。
既然科學家已發現帕金森氏患者腸胃道中的細菌和健康的人不同,研究似乎預言了抗生素或糞便移植(FMT)療法的可能性,但加州理工學院團隊也警告,目前就他們在研究中使用抗生素的方式來看,長期且高強度的抗生菌療法,可能會對人體的免疫與代謝系統造成危害。所以當務之急,還是找出究竟是那一種腸胃道微生物對帕金森氏症有正面影響或是負面影響。
腸道微生物影響巴金森症 台大也有類似研究
10大巴金森病徵兆。圖/報系資料照片
最新《細胞》雜誌刊出一項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顯示帕金森氏症可能與腸道里的微生物變化有關。
國內巴金森氏症學者、台大醫院神經部主任吳瑞美表示,近幾年全球與巴金森氏症的研究,都與α-突觸核蛋白沉積有關,研究顯示腸道菌種生長,有可能造成α-突觸核蛋白增加、累積,進而導致巴金森氏症。
吳瑞美指出,研究顯示突觸核蛋白過度沉積,會造成神經細胞死亡,進而導致巴金森氏症,而腸道的菌種有可能影響到α-突觸核蛋白沉積;而台大長期追蹤健保大數據庫資料進行研究,也發現便祕者罹患巴金森氏症的比例較高,而飲食習慣則影響腸道菌種生長,因此推斷巴金森氏症可能會與腸道菌種、飲食、便秘都有關連。
不止腸胃問題 便秘竟會誘發巴金森氏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有句成語為「腸枯思竭」,形容全無靈感,寫不出東西;但是,腸子怎麼會像大腦一樣可以思考呢?可別懷疑古人的智慧,最近科學研究即證實,腸道原來真的會思考!而且腸道竟然與憂鬱症、巴金森氏症都大有關係。
血清素影響大腦健康 九成都在消化道產生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台裔助理教授肅夷年與研究團隊,於國際頂尖科學期刊《細胞 Cell》發表的最新研究,發現腸道中某些特殊細菌對於血清素(Serotonin,又稱 5-羥色胺)的產生非常重要;大約有90%外周血清素(peripheral serotonin)都是在消化道中產生,而這些激素的濃度與調控,和憂鬱症、自閉症、巴金森氏症等疾病都有關。
腸道專家、陽明大學生化所教授蔡英傑博士表示國際級的先驅研究已經有「菌腦腸軸線(microbiota-gut-brain-axis)」存在的共識,也就是正常的腸道微生物,將可能影響宿主的神經傳導物質分泌,進而傳到大腦改變精神健康來自腸道的血清素也可能主導情緒表現,因此,醫學界認為,未來若要治療心理疾病,得先從腸道下手。
便秘會使腸道發炎 易誘發巴金森氏症
至於腸道微生物,是如何影響大腦的呢?蔡英傑教授表示,根據台大醫院神經部吳瑞美教授分析健保資料庫55萬個巴金森氏症病例結果發現,有便秘困擾的人,罹患巴金森氏症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許多。由於便秘問題會使腸道逐漸走向發炎型菌相,發炎性細胞激素就會透過神經,傳導至大腦的藍斑核(LC)及黑質(SN)部位,幾年之後,就會誘發巴金森氏症。
蔡英傑教授進一步指出,人類腸內微生物也有物競天擇的現象,腸道內依賴油脂及蛋白質生存的微生物,為了能夠生存,會分泌物質,透過神經傳導至大腦,影響我們的飲食行為,這時,我們就會產生想吃高油、高蛋白食物的慾望,進而陷入新陳代謝的惡性循環;反之,消化纖維素的菌叢也會分泌物質傳導至大腦,鼓勵我們也多吃對身體有益的青菜蔬果。
提升腸道快樂益生菌 可改善精神健康
人的腸道系統綿延將近10公尺,腸道擁有的神經元比脊椎還多!科學研究證實,腸道就像大腦一樣可分泌各種激素,甚至能產生更多的神經傳遞物質,而腸道絕大多數的神經分泌功能並不受大腦左右,表示腸道神經叢可以自己決定要做什麼,所以也就有了「第二大腦」的稱號。
蔡英傑教授表示,腸內微生物能影響大腦的面向多元,陽明大學研究團隊近期也發現出一種獨特的「快樂益生菌」,能夠改善精神健康;而若能提升腸內快樂益生菌的數量,改善腸道環境,即可讓我們更有動力,從內而外都身心暢快。
留言
張貼留言
看過可以簽名,有意見可以表達。不喜歡我寫的內容,可以用立可白塗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