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爆發抱怨文,不喜歡的朋友,千萬不要點開來看,不然會很負面)

(情緒爆發抱怨文,不喜歡的朋友,千萬不要點開來看,不然會很負面)
去年考上高考的朋友問我當年考試的初衷,這句話真的是點到我的情緒點,整個大爆發。
「情緒不是你的墊腳石,就是你的拌腳石」國考聖經一書上,寫的很清楚,許多讀者對這句話也特別有感覺。
我簡單的回答他,我最大的初衷就是「二十八歲考上高考,然後六十五歲前,也就是三十七年的工作中,每一天都下午五點,排隊準時刷卡下班,回家做自己想做的事。」
每一位問我的朋友,千遍一律的會得到這個答案。
從小成長環境和背景,造就我有這樣的選擇。
爸媽爺爺奶奶做生意,從星期一上午六點做到星期日晚上十一點半,只要醒來就是工作。
讓我對自己的時間特別重視。
國中升學主義下,下課後還要去補習到晚上九點半,回到家還要寫功讀讀書到十一二點,那時候就種下一定要有自己的時間做想做的事情。
大學讀資訊管理科系後,漸漸得知資訊業,每天平均要工作十到十二小時,完全違背我美好幸福生活的定義,而且起薪三萬元左右一個月,假設每年加薪1000元,十年後是四萬出頭,不如我直接考高考,一次到五萬元的薪資來的快。
私人公司1個月領3萬元,一年領36萬元。
高考一個月領5萬元(資訊人員的起薪),一年60萬元。
二種工作一年差24萬元,等於是私人公司還要多工作8個月,才能一年領到60萬元。
但是一年只有十二個月,私人公司只能靠很不靠譜的年終獎金來填補,然而底薪低,年終領四個月半也比高考低很多,一點都不好玩。
怪不得很多國立大學畢業生,一半都在準備公職考試。
其實當年(民國91年)己經知道未來薪水不會漲,因為人力銀行有越來越多公司和求職者使用,依經濟學的原理,勞動的供需己經變成完全競爭市場,在完全競爭的經濟系統中,求職者要得到高薪的機會很低,透過人力銀行可以馬上找到更便宜和更高技術的人才,導致勞工在同一個公開平台競爭,相對不利。
加班其實是很恐怖的一件事情。假設每天平均加班二小時,一個月工作二十二天,等於多工作四十四個小時,一天上班也才八小時而己,四十四個小時,等於是一個月多工作八天半。
一年有12個月,等於多工作102天(12*8.5),一年多工作4.6個月(102天除以一個月22天工作天)
資方只是說要責任制,勞工一年就要多工作四個月以上,
資訊行業更慘,偶而加班到十一二點算正常,晚上八點下班算早走。
這對於我而言,情緒上完全無法忍受。
沒有道理資本家向銀行借錢辦企業,請我們來工作,然後說責任制,做完可以提早下班,但工作一輩子都做不完,我覺得這樣的事情,完全不合理。
沒有理由他們用無限多的錢(創投與銀行借款),給有限的薪水(十幾年的固定薪資),要我付出整個一生,最寶貴有限的生命時間(壽命),來換取他們財務報表上的資產項目價值。
你覺得這樣有道理嗎??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