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食三十六小時後,參加校園路跑六公里四十分鐘,同事都很訝異為什麼特意要三十六小時完全不吃

斷食三十六小時後,參加校園路跑六公里四十分鐘,同事都很訝異為什麼特意要三十六小時完全不吃,然後教職員只要跑三公里,而我還跑六公里(校園二圈)
這和身體的熱量來源有關係,路跑前己經斷食三十五小時,測量體重是75.4公斤,四十分鐘路跑六公里後,尚未進食的情況下,體重是74.5公斤,直接創下近十年體重新低。
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一小時不到的時間,就有0.9公斤重量從身體中消失。
假設我路跑前有吃早餐,那消失的體重,可能只有0.1公斤不到。
因為進食後,熱量的來源是食物轉化成的醣份,去支持跑步所需要的運動熱量,
扣除基礎代謝率後,剩餘過多食物熱量,會轉化為肝醣保存在肝臟,肝臟儲存不完的熱量,再轉化成脂肪堆積到肝臟附近(肝包油),再多的脂肪就送到身體各部份去儲存(一般我們看到中年以上的人過度肥胖的情況)

然而在一段時間未進食,也就是二十四小時未進食(僅喝大量的水、咖啡或茶)情況下,肝臟中的肝醣自然會被消耗完,
這時候的熱量來源,只好由身體各處的脂肪,透過肝臟轉化成熱量來提供。
由於脂肪來源龐大,更適合身體吸收,帶來的耐力和體力都會比食物的熱量來源還要強大。
這四十分鐘的路跑過程,我當然不用停下來,一直向前跑,很多體大的學生都跑不動,還用走的情況下,我還持續再跑,或許一開始沒有辦法像二十幾歲的大學生一樣跑很快,
但可以跑的更久,也因為持續再跑的情況下,比一半的學生更快跑到終點。
不過這也是重點。
重點是可以順便減肥,離標準體重還差4.32公斤的情況下,即然己經斷食三十六小時,當然要順便跑二圈(六公里),讓脂肪消耗掉的速度更快一點。(可以參考斷食全書、肥胖大解密這二本書)

名次對我而言不是那麼重要,當全校老師、學生、同事都在拼名次的時候,冷靜一下,我們應該看重的是活的很健康,執行方式是「每天上班中午在體適能中心跑四公里,一年跑300天,到六十五歲」
畢竟2018年底的路跑,只是百年人生中的其中一天,我們正常人的眼光要放遠一點,最少和最低限度要看到整個生命週期結束前一天,都能得到「絕對健康」保障,

什麼???您說妳沒有看這麼遠??那你對「維持健康」的標準、定義與達到目標的要求有多遠??三天??三個月??三年??,過了之後,妳就不再需要自己的健康了嗎??
不要鬧了,放棄不正常的想法和觀念,快點棄暗投明,加入像我一樣正常人的行列。

後記:

其實我主要是想表達到底減肥有多難,又有多簡單,
脂肪的堆積需要長時間進食,超過身體所需的熱量才會存成脂肪(絕大多數人的情況)
但是要消耗掉脂肪又很困難,因為食物來源,源源不絕,正常人醒來都在一直吃一直喝,導致過度肥胖,當肥胖的人佔了大多數之後,肥胖變成常態,反而成為「正常」
當我告訴同事朋友,我平常都十八小時斷食完全不吃,偶而四十八小時完全不吃,朋友都很緊張的問我是不是生病了,身體會不會受不了。
可是當我們的朋友己經明顯的胖到病態,己經維持好幾年時,怎麼沒有人關心他們,過度的肥胖導致的各種疾病,多到十根手指頭加十一根腳指頭都數不完。
反而視若無賭的看到同事朋友一直維持肥胖的身材。

有時候真的得好好想想這之間的矛盾。

圖示說明:路跑完後,自己煮午餐、蕃茄紅蘿絲炒蛋、蛋炒飯、蒸石班xx魚和花椰菜來吃,再吃個下午茶,晚上再吃個熱門宵夜,經常斷食不容易胖,吃東西就是任性,一天吃三五餐也沒問題,每天日子才會過的很爽。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