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素養有一部份是天份加上努力

我媽昨天跟我說往生的大伯,年輕的時候,和我爸一樣很喜歡文學作品,也很會寫文章,後來大伯選擇他最愛的大學文組,唸社會工作之類的科系。我爸則選擇最好找工作的工科類組。
後來的工作際遇和待遇,就差很多,隨著年紀越來越增加,就越差越多。
我想,這也是興趣不一定能全部當飯吃的原因之一。
記得我的第一篇文章,被刊在就讀的專科校刊上時,很開心的和拳擊社學長談到這件事。
我說:「學長,我的文章被刊在大成報上了,很棒吧!!」
學長說:「不錯喔,您可能有這樣的天份,如果要我寫文章,我可能完全寫不出來。」
那時的我,不太相信天份,以為大家都有能力寫出可以刊在校刊的文章,只是不想寫而己。
後來隨者我的文章常被刊出來、加上在班上寫的作文、又經常被老師在班上當所有同學的面前唸給大家聽的經驗之後。
我才開始相信原來文學的思考,也是一種天份的表現。
加上我媽告訴我,爸爸和雙胞胎的大伯,也都喜愛文學,也會寫文章。
而爸的弟弟妹妹則完全沒有文學的表現。

這樣的對比,讓我思考到,
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但是事實上,我的國語文能力在國中的表現其實很差。
差到每次國中考注音和國字,大多不及格,也拼不出正確的注音,寫不出正確的國字。
國文考試就更不用說了,我都是沒有太多用心去準備,考出來的成績很普通。
事實上,今天的我也是常常寫錯字、拼錯音、注音一直打不出來。

但是我對於文字的涵意和組成,就很有天份,
只要是看過的字、看過的文章,在我腦中都是動畫、影音、故事。
自然而然的每一段文章背後的意義,都被我的想像力所佔滿。

這種國文成績普普通通,但是對於文章撰寫就很有敏感度的情況,我覺得是滿特別的。
不僅在國中、專科、當兵的時候,也有報紙刊物,我的文章也是一寫就上榜,常常被刊出來。(我記憶中,當兵沒有不上榜的文章)
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可以體會出,一般人喜歡看什麼樣的文章、也可以模仿寫出來。

透過facebook大家應該可以體會到,
拍照上傳對我而言可能很困難,但是寫六百字、一千二百字的文章就很容易,
加上我打字的速度和思考、講話一樣快,以致於想到什麼就可以打什麼出來之外。
打出來的文章己經具備一定的結構,文章結構是很重要的。
所以,專注在自己的興趣上,才能好好的揮發專才。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