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不是致命疾病

http://www.takungpao.com/news/liness/2011-04-11/706847.html


帕金森不是致命疾病

2011年4月11日 15:49:28 京華時報 馮濤 分享道
 
馮濤
帕金森不是致命疾病
每年的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目前我國65歲以上男性、女性帕金森的患病率分別為1.7%、1.6%。我們該如何早期發現帕金森疾病?患了帕金森是否真的束手無策?本期健康會客室,我們專門請來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馮濤博士,帶您走近神秘的帕金森。
帕金森現年輕化趨勢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功能障礙性疾病。北京協和醫院張振馨教授等人發表在《柳葉刀》雜誌的研究報告指出,我國65歲以上男性帕金森患病率為1.7%,女性為1.6%。按照我國人口和老齡化程度計算,中國內地目前帕金森病病人大約為200萬,每年新增病例10萬人。不僅如此,近年來帕金森患者還有年輕化的趨勢。
馮濤指出,雖然醫學界做了大量的研究,但目前對帕金森的病因仍不清楚,目前的研究傾向於帕金森的發生與年齡老化、遺傳和環境毒素損傷大腦神經元等因素有關。
日常症狀辨清帕金森
比起高血壓、糖尿病等老年人常見的疾病來,很多人對帕金森並不了解。專家提醒,如果出現了肢體震顫、寫字越來越小,或是變得面無表情,都可能是患上了帕金森。
馮濤指出,震顫往往是帕金森發病最早期的表現,而且通常從某一側的上肢遠端開始,如以拇指、食指及中指為主,手指像在搓丸子或數鈔票一樣運動。這種震顫以後會逐漸擴展到同側下肢和對側肢體,到了疾病晚期,還可能影響到下頜、唇、舌和頭部。在肢體靜止時肢體突然出現不自主的顫抖,變換位置或運動時顫抖減輕或停止,這種情況稱為靜止性震顫,也是帕金森病震顫的最主要特徵。
馮濤還指出,有些疾病如因小腦疾患、甲狀腺機能亢進等引起的疾病,患者也會有震顫症狀。
要區別這些疾病,患者可以根據帕金森震顫的另一個特點來觀察,就是帕金森患者的震顫有節律性,震動的頻率是每秒鐘4至6次。
此外,有的人步入老年後,會表現得“笨拙”,如扣子扣不上,鞋帶係不好,人們往往以為這都是衰老帶來的,殊不知這可能是帕金森導致的肢體僵硬、肌肉強直帶來的。
專家指出,帕金森病患者除了震顫外,肢體和軀體會變得僵硬。患者在病變早期,多是一側肢體開始感覺僵硬,如感到某一肢體運動不靈活、僵硬,並逐漸加重,出現運動遲緩,甚至做一些日常動作都困難。專家提醒,如果懷疑患上帕金森,可拿起病患的胳膊或腿幫助他活動關節,如果確實是帕金森患者,會明顯感覺到患者的肢體僵硬,活動其關節很困難。如果患肢同時有震顫,還會有斷續的停頓感,就像兩個咬合的齒輪轉動時的感覺。
帕金森患者早期由於上臂肌肉和手指肌的強直,上肢往往不能做精細的動作,如做解繫鞋帶、扣紐扣這些動作會比以前緩慢,甚至不能做。寫字時筆跡彎曲,而且越寫越小,醫學上稱之為“小寫症”。而且,隨著面部肌肉運動減少,帕金森患者很少眨眼睛,眼珠轉動也會減少,因此看起來往往表情呆板,好像戴了面具,醫學上稱之為“面具臉”。
有的老人走路看起來慌慌張張,這也可能是帕金森惹的禍。帕金森患者往往行走時起步困難,一旦起步就易身體前傾、重心前移,他們步伐小而且越走越快,卻不能及時停步,所以看起來走路很慌張。而且行走時轉身都困難,要用連續數個小碎步才能轉身。
專家提示,除了以上主要特徵外,帕金森患者還可能表現出其他症狀,如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唾液和皮脂腺分泌增多,汗分泌增多或減少,大、小便排泄困難等。一些患者在中晚期還可能合併有癡呆等。

合理治療不影響壽命
由於不了解,讓很多人對帕金森産生了恐懼感,事實上,馮濤提醒,患者不必過於焦慮,因為帕金森不是致命疾病,合理治療後一般不影響壽命。許多患者病程進展相對較慢,經過合理的治療,十多年還能保持較好的功能。
但馮濤同時強調,患者如果不能及時、合理治療,該病則容易導致身體機能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最後出現各種並發癥,如肺炎、泌尿係感染等。據介紹,雖然目前還沒有找到預防或者治愈帕金森的方法,但是帕金森的症狀可以通過藥物、外科手術、康復等綜合治療得到較好的改善。
比較起來,好的藥物治療可以幫助患者恢復功能,顯著改善生活質量。但患者要在有神經專科經驗的醫生指導下選擇藥物,不要自己任意改變藥物種類,否則可能産生嚴重的副作用。
當藥物治療不能有效控制病情時,沒有合併身體其他嚴重疾病的患者,應該考慮外科手術治療,如腦深部電刺激微創手術治療(又稱“腦起搏器”),不過該手術需要嚴格的手術指徵,而且費用高昂。
近年來,有些醫療機構宣稱可以通過幹細胞移植療法治療帕金森。馮濤指出,在全球範圍內,幹細胞移植療法還只處於臨床試驗階段。若要真正將幹細胞技術用於普遍的臨床治療,仍有大量技術難題需要解決。據介紹,衛生部將幹細胞技術歸入“第三類醫療技術”,指其“涉及重大倫理問題,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經規範的臨床試驗研究進一步驗證”。
對於一些患者求助於中醫的做法,專家指出,中藥可能對帕金森的某些症狀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不能替代目前常用的西藥。可以用中藥治療帕金森病合併的便秘、失眠等症狀。
■您不知道的馮濤
問:作為醫生,您的生活相當忙碌和辛苦,請問您的作息如何?您覺得您的作息健康嗎?
答:由於職業的特點,我一方面要作為臨床醫生診治疾病,另一方面要開展與帕金森病有關的科研工作,因此我的工作和生活的節奏是比較緊湊的。總體而言,我的作息還是比較規律的,也比較健康,這也是保證工作質量的一個關鍵。
問:您日常有時間運動嗎?您都喜歡哪些運動方式?
答:我空余的時間不多,只能不規律地進行一些運動。只要是能夠放鬆的運動方式我都喜歡。
問:您有哪些保健習慣,例如您會服用包括維生素在內的各種保健品嗎?
答:我平時比較注意保證休息,適當運動,合理地調整生活和工作節奏。沒有特殊的保健習慣,也不服用各種保健品。
問:您在日常飲食上有什麼特別注意的地方嗎?
答:目前一些健康專家倡導的健康飲食習慣是低鹽、低脂、富含纖維素的飲食,這也是我們都要注意的。我平時比較注意多吃新鮮蔬菜,喝茶也有助於健康。
問:您吸煙嗎?有喝酒的習慣嗎?
答:我沒有喝酒和吸煙的習慣。
問:您是如何建議老年人預防帕金森、老年癡呆這些疾病的?
答:雖然帕金森、老年癡呆這些疾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不是很清楚,但是有些因素可能是與這些疾病有關的,我們應該儘量避免。例如儘量避免接觸油漆等化學揮發物、污染物、農藥等。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應保持均衡營養,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心態平和,避免長期情緒緊張、壓抑和焦慮等,適當學習一些新知識訓練思維等。
■個人簡介
馮濤,醫學博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國際帕金森病和運動障礙性疾病協會會員。長期從事帕金森病、老年癡呆的臨床和科研工作。獲得多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目前承擔多項帕金森病、老年癡呆方面的省部級科研基金。

留言